首页期刊信息编委及顾问期刊发行联系方式使用帮助常见问题ENGLISH
位置:首页 >> 正文
硫酸镁侵蚀后碱矿渣水泥中C(N)–A–S–H(I)组成–结构梯度变化
作者:朱效宏 李青 熊德意 杨凯 杨长辉 刘荣进 
单位:1.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中国2.利兹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硫酸镁 C(N)–A–S–H凝胶 硅氧四面体 结构演变 梯度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1,49(10):2276-2285
DOI:10.14062/j.issn.0454-5648.20200918
摘要:
通过29Si魔角自旋核磁共振及高分辨透射电镜–能谱方法,研究了10%(质量分数)硫酸镁溶液侵蚀后碱矿渣水泥(AAS)砂浆中C(N)–A–S–H凝胶结构梯度变化。结果表明:侵蚀表层(0.5~3.0mm)主要为硅铝凝胶;侵蚀中层(3~6mm)主要为M/C(N)–A–S–H凝胶;内部(6~9mm)主要为C(N)–A–S–H凝胶(几乎未受到侵蚀);在硫酸盐侵蚀后仍会有稳定的类托贝莫来石(Ca/Si摩尔比为0.98)/类水滑石(Mg/Al摩尔比为2.39)晶体存在,但C(N)–A–S–H凝胶主链中,位于桥氧四面体(BT)位置的铝氧四面体受硫酸盐侵蚀影响更大。同时,硫酸镁侵蚀首先造成脱钙现象发生(其位置将会由Mg补充),而后产生脱铝现象,当C–A–S–H完成脱Ca及部分脱Al后,形成Al–Si凝胶且凝胶中存在大量Mg平衡离子(即最外层产物)。
基金项目:
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2018AA23004);广西建筑新能源与产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桂科能19–J–22–3);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桂科能19–J–21–12);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桂科AA18242007–3);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中国硅酸盐学会《硅酸盐学报》编辑室
京ICP备100165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18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邮政编码:100831
电话:010-57811253  57811254    
E-mail:jccs@ceramsoc.com